时间:2022-09-25 08:06:36 | 浏览:3292
椒江是浙江第三大河流,台州市椒江区即以此为名。
椒江是一座年轻的城市。1994年,椒江撤市设区,成为台州市主城区。全区陆地面积280平方公里,海域面积1604平方公里,海岸线长51.4公里,下辖7个街道、1个海岛镇。
椒江是浙江中部沿海经济活跃地区。2019年,全区实现生产总值674.26亿元,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3.1%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.5%,两项增速全市第一,再次上榜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。
椒江人多地少,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。2018年,椒江提出争创全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模范区。以此为契机,椒江坚持“节约集约用地,严守耕地红线”,以亩产论英雄、以效益排座次,加强土地调控与推进市场化配置并举、约束与激励并举,全力打好节约集约用地攻坚战,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盘活挖潜
唤醒沉睡的土地
加快批而未供土地消化利用,促进供而未用土地开发建设,是拓展用地空间、缓解用地矛盾的重要途径。截至目前,椒江区已有4925亩批而未供土地实现消化利用。
推动批而未供土地消化利用、供而未用土地整治,椒江打出一套“政策组合拳”,先后出台了《台州市椒江区加快消化批而未供土地实施意见的通知》等一系列节约集约用地政策,充分盘活存量建设用地,基本杜绝闲置土地,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和保障高质量发展的能力。
围绕闲置土地处置率100%的目标,区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与相关部门、街道共建协作机制,共同发力,开展清理排查行动,按照“一宗地一方案”要求,逐宗制定具体消化利用和处置盘活方案,细化整改措施。针对批而未供土地的不同成因,采取个性化措施,做到“处置一宗、销号一宗”,促进批而未供等闲置土地消化利用。
消化、处置批而未供土地,椒江创新“异地安置”模式。2019年底,按“置换土地”的方式,将有用地需求的台州建宏机械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,从章安街道建设村转到前所街道沿海工业功能区块,完成了闲置土地处置。
亩均论英雄 让“低效地”高产出
“在加快低效用地再开发上,我们突出‘一江两岸’、小微企业园、特色小镇平台等三个重点,努力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。” 台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椒江分局局长张桂富说。
椒江不断强化“亩均论英雄”理念,出台改革实施办法,严格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供应年度计划,实施“突出重点、区别对待、有保有压”的产业用地政策,优先保障产业集聚区、重大产业项目、战略性新兴产业、现代服务业以及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项目用地。
聚星科创园位于洪三路、机场路交汇路口的西南角。作为椒江860攻坚破难行动中“十大老旧园区提升”战区的项目之一,目前项目一期120余家入驻企业已开始陆续交付。经过改造提升,聚星科创园提容5倍,最高亩均产值和税收提升4倍。实现容积率、亩均工业增加值、亩均税收三个翻番,推进土地亩均效益不断提升。
目前,椒江全区在建拟建小微园共13个,占地共1267亩,总建筑面积192万平方米,预计可容纳企业600家。此外,按照产业转型、隐患转化、环境转变、产权转换的思路对老旧工业点开展改造,全面清退亩均产值较低的企业。截至目前,已完成12个老旧工业园改造。
“一江两岸”是中心城区未来发展的核心区块。为了提升主城区能级,椒江在布局散乱、利用粗放、建筑危旧的76平方公里区域内实施有机更新,先行启动葭沚水城、江岸尚城8平方公里开发,共拆除建筑125万余平方米,盘整城镇低效用地近2000亩,共获取奖励指标600余亩。在此基础上,引进华师大附中等优质资源,提升全区教育、医疗服务水平。
在特色小镇平台创建上,以绿色药都小镇和智能马桶小镇建设为重点,加大低效用地再开发,助推产业转型升级。
更高要求 推出台州首宗“标准地”
椒江把“标准地”作为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重要抓手,以此带动企业投资项目“最多跑一次”改革的迭代升级。台州市首宗“标准地”项目诞生在椒江,这个“标准地”项目从缴清土地出让金到发放施工许可证仅用了27天。
2018年5月,椒江推出了台州市首宗“标准地”项目。该“标准地”项目总面积24.2115亩(出让面积20.022亩),地块准入行业为缝制机械制造,亩均投资强度要求达到450万元以上,亩均税收要求达到45万元以上,于6月29日成功挂牌,标志着椒江进入工业用地“标准地”出让时代。
“标准地”统一标准助推发展。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,围绕“亩均效益”,积极探索“研发投入占比”等个性化指标,不断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,促进资源高效配置。目前,椒江已出让的“标准地”设定指标均高于省定标准,固定资产投资强度要求高于300万元/亩,土地产出要求高于400万元/亩,有力地促进了“缝制设备”等传统产业的提升改造和“智能马桶”等优势产业的提质增效。
“标准地”统一时限加速落地。企业竞得“标准地”后,各相关部门按照“先设后立、设审同步,企业承诺、多证同发”的要求,优化项目审批流程,确保开工前全流程审批30天办结。企业拿地后可以迅速开工,摆脱了过去跑各个部门、办理时间长、程序繁琐等问题,最大限度地减轻了企业负担。
2019年,椒江继续深化“标准地”改革,全年工业用地供应100%按“标准地”出让(除负面清单外),共计5宗215亩。
立体优化 坚持全域推进
在椒江决策层看来,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有效推动乡村振兴战略、城市有机更新和产业培育发展的“牛鼻子”。椒江全力打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这场硬仗,破解空间用地制约,提升农村土地利用质效。
牵住“牛鼻子”,椒江开启“二改一还”、村庄整治攻坚战,优化农村生产、生活、生态空间布局,进一步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。
加快建设美丽新农村。结合各村地域特色,对接城市总体规划、土地利用规划,为村庄量身打造改造方案。其中,对洪家场浦以南50平方公里区域、77个村开展村庄整治。推行“立改套”辅以立地房,实施建设用地复垦,腾挪归并土地空间,引导土地节约集约利用,因地制宜改善人居环境。
截至目前,15公里沿线20个村300多亩已实施复垦,4个村400亩“立改套”项目启动。已拆除清理零星旧住宅261户、建筑面积达4.1万平方米。
同时,因地制宜落实各类耕地优化措施,统一规划、建设农田水利、排灌沟渠项目,促进农田建设提质增效。以前所街道六联村为例,将“旱改水”“园还耕”整治补助统一提高至9万元/亩,2019年该村整治农田面积近千亩,新增水田面积900多亩,其中园还耕约500亩、旱改水约400亩,实现农田集中连片、水利沟渠配套齐全,解决重点项目落地的占补平衡难题。
打造观光农旅新业态。通过复垦获取增减挂钩指标,补充3000亩鲜花种植基地建设需要,全力打造下陈生态农业观光示范点,该项目总投资达3亿元。根据村庄独特的资源禀赋,精准引导布局,实现产业融合和业态更新。通过村庄整治将节余指标投入工业地产,实现建设用地动态平衡。
健全机制 保持对违法用地高压态势
围绕抓转型、促升级,激活经济发展动能,椒江土地要素加快供给,优先保障产业集聚区、重大产业项目、战略性新兴产业、现代服务业以及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项目用地。
同时,严格建设项目用地准入标准。严格执行禁止、限制用地项目目录和省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要求,从严控制资源消耗高、环境危害大、产能过剩、土地利用强度低、投入产出效益差的项目用地需求。工业项目容积率、投资强度在现行《浙江省工业等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(2014)》规定标准上提高10%。
健全建设用地批后监管机制。规范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内容,进一步落实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共同责任。强化建设用地合同履约管理,建立项目建设履约保证金制度,按每亩3~5万元收取建设项目工程建设履约保证金。履约保证金按工程进展分期返还,倒逼企业按期开竣工。
保持违法用地查处整改高压态势,针对违法用地突出问题强化执法,完成整改44宗总面积约430亩,实现占耕比1.14%。开展“大棚房”清理整治并完成20宗点位处置,开展违建别墅清查整治未发现问题,坚决遏制农地非农化及违法用地。
一江催千帆,两岸竞风华。“我们将围绕全区正在实施的产业大提升、动能大转换、项目大攻坚、城市大更新等行动,促进自然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,为开创椒江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作出应有的贡献。”台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椒江分局局长张桂富说。
大势所趋,自当奋楫笃行;使命如磐,尤需蹄疾步稳。 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,文峰区纪委监委紧紧围绕“提升能力、锻造作风、实干立身、争先出彩”的主题,以开展“阳光铁军”活动为抓手,制定工作方案,明确了“八教六查四强化”18项重点任务,实
中共三门峡市委书记 刘南昌“能力作风建设年”活动开展以来,三门峡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力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,深刻领会中央、省委战略意图,锚定“两个确保”、实施“十大战略”,努力以一域之力为全省“奋勇争先、更加出彩”作出更大贡献。2
新拓洋生物化工产业园正在加紧建设。鹤报融媒体首席记者 张志嵩 摄长风中路街道的承德园环境优美、景色宜人。宽阔整洁的山城南路。鹤报融媒体首席记者 张志嵩 摄环境优美的鹤壁市清华园实验学校。【鹤壁新闻网讯-鹤报融媒体记者 张婷媛】老城区,新活力
来源:人民网-安徽频道 原创稿为进一步推深做实党史学习教育,把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开展得更细更实,合肥市蜀山区各单位结合实际工作,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及时转化成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实践,让群众笑容成为最美风景。168名党员干部立下“军令状
今年以来,滁州市琅琊区按照中央和省委、市委的统一部署,全区上下从严从紧从快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,统筹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。今年一季度,琅琊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.36亿元、增长28.9%,交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精彩答卷
记者 康岩 通讯员 陈顺从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,兖州区政协第一时间响应号召,按照市委、区委决策部署,区政协全体机关干部深入社区、企业、路口,积极投身到疫情防控一线,筑牢疫情防线,书写政协情怀,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。闻令而动显担
11月11日,区委书记王世波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现场调度重点项目。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汉日,区政协主席毛维岗,区委副书记辛崇良等领导参加活动。王世波一行先后来到总部基地、海韵广场、国际财富中心、区政府广场南片区等项目处现场调度,实地察看各项目建
张家口市桥东区委书记冯祥利(右二)与营地工作人员研究防疫流线设计。 张家口市桥东区委宣传部供图河北新闻网讯(河北日报记者王雪威 通讯员张楠)推行街长、片长制度,建立起职责明确、任务到人、一包到底的网格体系;严格按照北京冬奥组委及市委要求,高
黄河新闻网大同讯(记者安青)疫情就是命令,防控就是责任。近期,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,大同市平城区古城综合行政执法队队员们闻令而动,严格按照大同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疫情防控的工作要求,坚守在抗疫一线,全力以赴做好各项防控工作。从清晨到傍
“酒桌文化”在我国有一定的发展历史,在职场中非常重要,“酒品见人品”这句话相信大家都听过,而浙江大多数人的酒量相对于北方的人们来说算不上猛,据某机构做的全国饮酒能力调查,浙江只能排在全国的倒数第六,不过浙江人虽然不擅长喝酒,但是浙江人酿酒能